□治病第九□

 

行者安心修道,或四大有病,因今用觀,心息鼓擊發動本病;或時不能善調適身心息三事,內外有所違犯,故有病患。夫坐禪之法,若能善用心者,則四百四病自然除差;若用心失所,則四百四病因之發生。是故若自行化他,應當善識病源,善知坐中內心治病方法。一旦動病,非惟行道有障,則大命慮失。

 

今明治病法中有二意:一明病發相,二明治病方法。

一明病發相者,病發雖複多途,略出不過兩種:

一者四大增損病相。若地大增者,則腫結沈重,身體枯瘠。如是等

百一患生。

若水大增者,則痰陰障滿,食飲不消,腹痛下痢等百一患生。

若火大增者,即煎寒壯熱,支節皆痛,口氣大小,便痢不通等百一

患生。

若風大增者,則身體虛懸,戰掉疼痛,肺悶脹氣,嘔逆氣急,如是

等百一患生。

故經云:“一大不調,百一病起;四大不調,四百四病,一時俱動

。”四大病發,各有相貌,當於坐時及夢中察之。

 

二者五藏生患之相。

從心生患者,身體寒熱,及頭痛口燥等,心主口故。

從肺生患者,身體脹滿,四肢煩疼,心悶鼻塞等,肺主鼻故。

從肝生患者,多無喜心,憂愁不樂,悲思鎮恚,頭痛眼暗昏悶等,

肝主眼故。

從脾生患者,身體面上,遊風遍身,◆(“病”字旁,內上“羽”,內下“日”)癢疼痛,飲食失味等,脾主

舌故。

從腎生患者,咽喉噎寒,腹脹耳聾等,腎主耳故。

五藏生病眾多,各有其相,當於坐時及夢中察之可知。

 

如是四大五藏病患,因起非一,病相眾多,不可具說。行者若欲修止觀法門,脫有患生,應當善知因起。此二種病,通因內外發動。若外傷寒冷風熱,觀行違僻,或因定法發時不知取與,而致此二處患生,此因內發病相。

 

複次,有三種得病因緣不同。一者四大五藏增損得病如前說,二者鬼神所作得病。如是等病,初得即治,甚易得差;若經久則病成,身羸病結,治之難愈。

 

二明治病方法者。既深知病源起發,當作方法治之。治病之法乃有多途,舉要言之,不出止觀二種方便。云何用止治病相?有師言:“但安心止在病處,即能治病。”所以者何?心是一期果報之主,譬如王有所至處,群賊迸散。

 

次有師言:“臍下一寸名憂陀那,此云丹田,若能止心守此不散,經久即多有所治。”

 

有師言:“常止心足下,莫問行住寢臥,即能治病。”所以者何?人以四大不調,故多諸疾患,此由心識上緣,故令四大不調;若安心在下,四大自然調適,眾病除矣。

 

有師言:“但知諸法空無所有,不取病相,寂然止住,多有所治。”所以者何?由心憶想鼓作四大,故有病生;息心和悅,眾病即差。故淨名經云:“何為病本?所謂攀緣,云何斷攀緣?謂心無所得。”如是種種說,用止治病之相非一,故知善修止法,能治眾病。

 

次明觀治病者。有師言:“但觀心想,用六種氣治病者,即是觀能治病。”

云何六種氣?一吹、二呼、三嘻、四呵、五噓、六呬,此六種息,皆於唇口之中,想心方便,轉側而作,綿微而用。

頌曰:“心配屬呵腎屬吹,脾呼肺呬聖皆知。

肝藏熱來噓字至,三焦雍處但言嘻。”

 

有師言:“若能善用觀想運作十二種息,能治眾患。”一上息、二下息、三滿息、四焦息、五增長息、六滅壞息、七暖息、八冷息、九沖息、十持息、十一和息、十二補息。此十二息,皆從觀想心生,今略明十二息對治之相。

上息治沈重,下息治虛懸,滿息治枯瘠。焦息治腫滿,增長息治羸損,暖息治冷,冷息治熱,沖息治壅塞不通,持息治戰動,和息通治四大不和,補息資補四大衰。善用此息,可以遍治眾患,推之可知。

 

有師言:“善用假想觀,能治眾病,如人患冷,想身中火氣起,即能治冷。”此如雜阿含經治病秘法七十二種法中廣說。

 

有師言:“但用止觀檢析身中,四大病不可得,心中病不可得,眾病自差。”如是等種種說,用觀治病,應用不同,善得其意,皆能治病。

當知止觀二法,若人善得其意,則無病不治也。但今時人根機淺鈍,作此觀想,多不成就,世不廣傳,又不得於此更學氣術休糧,恐生異見。

金石草木之藥,與病相應,亦可服餌。

 

若是鬼病,當用疆心加咒以助治之。若是業報病,要須修福懺悔,患則消滅。此二種治病之法,若行人善得一意,即可自行兼他,況複具足通達。若都不知,則病生無治,非唯廢修正法,亦恐性命有虞,豈可自行教人!是故欲休止觀之者,必須善解內心治病方法。其法非一,得意在人,豈可傳於文耳!

 

複次,用心坐中治病,仍須更兼具十法,無不有益,十法者:一信、二用、三勤、四常住緣中、五別病因法、六方便、七久行、八知取捨、九持護、十識遮障。

云何為信?謂信此法必能治病。

何為用?謂隨時常用。

何為勤?謂用之專精不息,取得差為度。

何為住緣中?謂細心念念依法,而不異緣。

何為別病因起?如上所說。

何為方便?謂吐納運心緣想,善巧成就,不失其宜。

何為久行?謂若用之未即有益,不計日月,常習不廢。

何為知取捨?謂知益即勤,有損即舍之,微細轉心調治。

何為持護?謂善識異緣觸犯。

何為遮障?謂得益不向外說,未損不生疑謗。

若依此十法,所治必定有效不虛者也。

 

證果第十

 

若行者如是修止觀時,能了知一切諸法皆由心生,因緣虛假不實故空,以知空故,即不得一切諸法名字相,則體真止也。爾時上不見佛果可求,下不見眾生可度,是名從假入空觀,亦名二諦觀,亦名慧眼,亦名一切智。

若住此觀,即墮聲聞辟支佛地,故經云:“諸聲聞眾等自歎言,我等若聞淨佛國土,教化眾生,心不喜樂。所以者何?一切諸法,悉皆空寂,無生無滅。無大無小,無漏無為,如是思維,不生喜樂。”

 

當知若見無為入正位者,其人終不能發三菩提心,此即定力多故,不見佛性。若菩薩為一切眾生,成就一切佛法,不應取著無為而自寂滅,爾時應修從空入假觀。則當諦觀心性雖空,緣對之時,亦能出生一切諸法,猶如幻化,雖無定實,亦有見聞覺知等相差別不同。

 

行者如是觀時,雖知一切諸法畢竟空寂,能於空中修種種行,如空中種樹,亦能分別眾生諸根、性、欲無量故,則說法無量。若能成就無礙辯才,則能利益六道眾生。是名方便隨緣止,乃是從空入假觀。亦名平等觀,亦名法眼,亦名道種智。住此觀中,智慧力多故,雖見佛性而不明了。

 

菩薩雖複成就此二種觀,是名方便觀門,非正觀也。

故經云:“前二種為方便道。因是二空觀,得入中道第一義觀,雙照二諦,心心寂滅,自然流入薩婆若海。”若菩薩欲於一念中具足一切佛法,應修息兩邊分別止,行於中道正觀。

 

云何修正觀?若體知心性非真非假,息緣真假之心,名之為正。諦觀心性非空非假,而不壞空假之法。若能如是照了,則於心性通達中道,圓照二諦,若能於自心見中道二諦,則見一切諸法中道二諦,亦不取道二諦,以決定性不可得故,是名中道正觀。

 

如中論偈中說:“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為假名,亦名中道義。”

深尋此偈意,非惟具足分別中觀之相,亦是兼明前二種方便觀門旨趣。當知中道正觀,則是佛眼一切種智,若住此觀,則定慧力等,了了見佛性。安住大乘,行步平正,其疾如風,自然流入薩婆若海。行如來行,入如來室,著如來衣,作如來座,則以如來莊嚴而自莊嚴。獲得六根清淨,入佛境界,於一切法無所染著,一切佛法皆現在前,成就念佛三昧。安住首楞嚴定,則是普現色身三昧。普入十方佛土,教化眾生,嚴淨一切佛刹,供養十方諸佛,受持一切諸佛法藏,具足一切諸波羅密,悟入大菩薩位。則與普賢、文殊為其等侶。

 

常住法性身中,則為諸佛稱歎授記,則是莊嚴兜率陀天,示現降神母胎、出家、詣道場、降魔怨、成正覺、轉法輪、入涅槃,於十方國土,究竟一切佛事,具足真應二身,則是初發心菩薩也。

 

華嚴經中,初發心時便成正覺,了達諸法真實之性,所有慧身不由他悟。亦云:“初發心菩薩。得如來一身作無量身。”亦云:“初發心菩薩即是佛。”涅槃經云:“發心、畢竟二不別,如是二心前心難。”

 

大品經云:“須菩提,有菩薩摩訶薩,從初發心即坐道場,轉正法輪。當知則是菩薩為如佛也。”法華經中,龍女所獻珠為證。如是等經,皆明初心具作一切佛法。即是大品經中阿字門,即是法華經中為令眾生開佛知見,即是涅槃經中見佛性故住大涅槃。以略說初心菩薩因修止觀證果之相。

 

次明後心證果之相。後心所證境界則不可知,今推教所明,終不離止觀二法。所以者何?如法華經云:“殷勤稱歎,諸佛智慧則觀義,此即約觀以明果也。”涅槃經廣辯百句解脫以釋大涅槃者,涅槃即止義,是約止以明果也。

 

故云:“大涅槃經名常寂定,定者即是止義。”法華經中雖約觀明果,則攝於止,故云:“乃至究竟涅槃常寂滅相,終歸於空。”涅槃中雖約止明果,則攝於觀,故於三德為大涅槃。此二大經雖複文言出沒不同,莫不皆約止觀二門辨其究竟,並據定慧兩法以明極果。

 

行者當知初中後果皆不可思議。故新譯金光明經云:“前際如來不可思議,中際如來種種莊嚴,後際如來長無破壞。”皆約修止觀二心以辨其果故。般舟三昧經中偈云:“諸佛從心得解脫,心者清淨名無垢,五道鮮潔不受色,有學此者成大道。”

 

誓願所行者,須除三障五蓋;如或不除,雖勤用功,終無所益。

 (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uzifu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