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答案


有些事,對不同的人來說,其實意義也大不相同。也因此,對於同一個問題,佛給弟子們的答覆也各不相同。同樣的問題,為什麼告訴弟子們的話都不一樣?那該相信那一個?


A君是一名行者,在他眼中廁所與凈室都是一樣的,心中明明白白,這A君在廁所看念經持咒也是常有的事,甚至修法。當然有人說這是偏差。他還吃葷,偶有殺生,眼中也沒有戒律了。


B君也是一名行者,精進努力,守戒向上。B君守本份,勸人向善,一日不敢有絲毫犯戒。他吃素,從不殺生,是標準的修行人典範。


C君同樣是一名行者,但他同A君一樣,吃葷殺生,不守戒,在佛前更衣亦有之。他不拘小節,覺得那些戒律條規都沒什麼大不了。


──────────分隔線──────────


B君是常見的修行人,縱使常見,這樣的修持者也不多了。而A君和C君表面上看來是一樣,但卻是聖者與妄者。


A君原來已超越了善惡對錯,達到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的悟境。濟公也吃肉,但孰不知濟公已把那些生物超渡昇天了。蓮華生大士以誅法屠殺妖人,卻把他們接引到自己的佛國。


C君做同樣一件事,卻是造業,因為他的所為只是隨著自己的欲望而來。


同樣是去舞庭跳舞,A君走出了舞庭已忘前事,而C君念念不忘自尋煩惱,B君雖克制自己但卻是在「壓抑」。


因此風月場所A君可以去,BC君不可以去,因為A君的心無礙,他的心是如如不動的。


開悟者與瘋子,不是外表可以判斷的,他們只在一線之間。


──────────分隔線──────────


有時候遇到一些問題,得到不一樣的答案,那是聖賢們在因材施教。


D弟子問師父:「有很多煩惱要怎麼辦?」師父對D弟子說:「先清欲念,定心修持,看破假我,放下執著。」這話,給了弟子新方向。


E弟子問師父:「有很多煩惱要怎麼辦?」師父看了看E弟子,說:「問什麼廢話?哪有什麼煩惱,根本就沒有這種東西。」而這話,剎那間令弟子開悟。


如果師父告訴D弟子,本來就沒有煩惱不必問,D弟子一定聽不懂,亂一團。如果師父告訴E弟子,減輕煩惱要寡欲清心不執著,則是浪費了E弟子的資質。


這是俗諦與勝諦。因根器不同,而有不同的答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uzifur 的頭像
    luzifur

    小行者的部落格(搬家至https://soulmasterbase.com)

    luzifu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