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睡功三昧

王阳明诗曰:“扫石焚香任意眠,醒来时有客谈玄。松风不用蒲葵扇,坐对青崖百丈泉。”又曰:“古洞幽深绝世人,石床风细不生尘。日长一觉羲皇睡,又见峰头上月轮。”李道纯《满江红》词曰:“好睡家风,别有个睡眠三昧。但睡里心诚,睡中澄意,睡法即能知旨趣,便于睡里调神气。这睡功消息,睡安禅,少人为。”晋时陶渊明“北窗高卧,自谓羲皇上人”,孔子亦云:“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

   夫行住坐卧四威仪,惟睡眠最为安适。当工作劳顿、精力疲乏之际,偃卧一榻,栩然睡去,一觉醒来,神怡气畅,百骸舒适。盖得益于睡中静养之功者多矣。人生百岁,日作夜息,全赖睡眠调剂生活,恢复精神。何况玄宗学者因心息相依而睡着,睡中心息依然合一乎!

   凡初做心息相依,若能勿忘勿助,绵绵若存,片刻之久,即能睡去。一觉醒来,百骸调理,气血融和,精神舒适,其妙难以形容也。

   若功夫稍进,自然由睡着而转为入定。睡从定中产生,定从睡中产生。初学有睡无定,久修有定无睡。是故初修之人,能睡着即是效验,能自然速睡尤妙。此睡眠三昧之境界,号称相似定,与常人昏睡情形,迥不相同。

   禅客坐禅,惟恐其睡;玄宗心息相依,惟恐其不睡。妙哉!此睡眠三昧,乃初学入手之通途,大定真空之前导也。

   五代时陈希夷老祖,高卧华山,尝一睡数月不起,后竟于睡中得道。希夷睡诀,共三十二字,名蛰龙法。盖即心息相依之工夫,不过在睡中修之。

   《华严经》十种卧中,所谓“禅定卧”与“三昧卧”是也。《离世间品》云:“菩萨摩诃,有十种卧。何谓十?所谓寂静卧,身心澹泊故;禅定卧,如修理行故;三昧卧,身心柔软故;梵天卧,不恼自他故;善业卧,于后不悔故;正信卧,不可倾动故;正道卧,善友开觉故;妙愿卧,善巧回向故;一切事毕卧,所作成办故;舍诸功用卧,一切习惯故。是谓十。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得如来大法卧,悉能开悟一切众生。”

   按睡中身心不动,如入禅定,谓之“禅定卧”。若禅定之中,天地真阳入我体躯,如甘露遍空,醍醐灌顶,周身酥软美快,和畅如春,酣融如醉,谓之“三昧卧”。《经》所谓“身心柔软”,盖指此景言也。

孔圣“曲肱而枕,乐在其中”,亦即是”三昧卧“之境界也。《神仙拾遗传》载:夏侯囗登山渡水,每闭目美睡,同行者闻其鼻鼾之声,而步不蹉跌,时号“睡仙”。此盖与希夷老祖同修睡眠三昧者。孔子云:“德不孤,必有邻”,不其然乎。

儒仙邵康节《林下吟》云:“老来躯体素温存,安乐窝中别有春。万事去心闲偃仰,四肢由我任舒伸。”又诗云:“夜入安乐窝,晨兴饮太和。穷神知道泰,素养得天多。”是邵子深得睡眠三昧也。白玉蟾仙师诗曰:“自从踏着涅槃门,一枕清风几万年。”是白祖所作成办,得“一切事毕卧”之妙境也。涅槃寂静之门,正是“如来无上大法卧”。到此大休息,舍诸功用矣。

王阳明诗曰:“人间白日醒犹睡,老子山中睡自醒。睡醒二非还二是,溪云漠漠水泠泠。”

 

   附: 吕祖《大觉歌》

酣酣睡,酣酣睡,尘世之中人人醉。

 醉里不知天地宽,昏昏睡睡中不遂。

 黄金累国腰下系,犹说当前不如意。

 战名争利何日既,劳苦终身难自计。

 我在深山整日寐,哪管人间争战会。

 不强求,不越位,白云高臣饶滋味。

 阊门内外有消息,天南地北无穷戏。

 只要识得出处义,且去且去,归到终南还自睡。

 

   吕祖题词

 高卧终南万虑空,睡仙长卧白云中。

 梦魂暗入阴阳窍,呼吸潜施造化功。

 真诀谁知藏混沌,道人先要学痴聋。

 华山处士留眠法,今与倡明醒众公。

 

   陈抟赠金励君睡诗

 常人无所量,惟睡乃为重。举世皆为息,魂离神不动。

 觉来无所知,贪求心愈浓。堪笑尘中人,不知梦是梦。

 至人本无梦,其梦本游仙。真人本无睡,睡则浮云烟。

 炉里近为药,壶中别有天。欲知睡梦里,人间第一玄。

 

   陈希夷老祖睡诀,一名《蛰龙法》

 龙归元海,阳潜于阴。人曰蛰龙,我却蛰心。

 默藏其用,息之深深。白云高卧,世无知音。

 

   张三丰《蛰龙吟》

 睡神仙,睡神仙,石根高卧忘其年。三光沉沦性儿圆。气气归玄窍,息息任天然,莫散乱,须安恬,温养得汞性儿圆,等待他铅花儿现。无走失,有防闲,真火候,运中间。行七返,不艰难,炼九还,何嗟叹,静观龙虎战场战,暗把阴阳颠倒颠。人言我是朦胧汉,我却眠兮眠未眠。学就了真卧禅,养就了真胎元,卧龙一起便升天。此蛰法,是谁传?曲肱而枕自尼山,乐在其中无人谙。五龙飞跃出深潭。天将此法传图南,图南一脉谁能继,邋遢道人张丰仙。

 

   张三丰《渔父词》

 蛰法无声且有声,声声说与内心听,神默默,炁冥冥,蛰龙虽睡睡还醒。

 

   张三丰《蛰龙法跋》

 或言:希夷先生别有睡诀传世,世所传者皆伪书也。《随》之象辞曰:"君子以向晦入宴息。"夫不曰"向晦宴息",而曰"入宴息"者,其妙处正在""字,入即睡法也。以神入气穴,坐卧皆有睡功,又何必高枕石头眠哉!读三十二字,盖使人豁然大悟。吕翁表而出之,其慈悲之心,即纠谬之心也。张全一跋,时寓终南山。

   

   8. 先天一炁与神仙

 

问:何者是道?

 答:道即太虚中无形之生炁。

 

 问:如何谓之修道?

 答:即是采取太虚中无形之生炁,来修养吾入主身心。

 

 问:太虚中无形之气体,藏在何处?

 答:无所在,无所不在。

 

 问:何谓也?

 答:因其是无形,吾人肉眼不能见。故云“无所在”。然无形之中,实含有生机,遍一切处,故云“无所不在"

 圆顿子按:不但肉眼不能见, 虽道眼亦不能见者。

 

 问:即是无形可见,何以知其含有生机了

 答:于一切动植物之生生不息,岁月无间,故知之。

 圆顿子按:不但动植物如此,虽金石矿物亦如此。

 

 问:既如此说,生机处处皆有,则吾人亦常在生气之中。听其自然可也,何必又要采取?何必又要修炼?岂非多事乎?

 答:虽说处处皆有,若不用功夫采取,则与吾人身体似有隔膜。譬如江河溪井之中,虽然处处有水,若吾人不去汲引,水决不会自己送到家里来。

 

 问:吾人身上本来可有生机吗?

 答:当然有生机,若无生机,如何能活动?

 

 问:吾人身上的生机,从何而来?

 答:在父精母血交媾的时候,而太虚中无形的生气,即落于其中,在道家称为“先天一炁”。

 

 问:父精母血交媾的时候,太虚中无形生气,怎么会落于其中了

 答:父精母血,即是一阴一阳。当其交媾时,有一种呼吸的力量,即其呼吸之间,太虚中无形之气,自然而然,如磁石之吸铁,不知不觉,摄在其中矣。此所谓造化之神功,天机之玄妙也。

 

 问:照此而论,则吾人身上个个都有生气,而人家生出来的小孩子,每每说先天不足,是什么缘故?

 答:吾人身上的生气,自从父母交媾时得来,而此生气本不在父母身上,乃是借父母的力量,从太虚中招摄而来的,是谓“先天炁”。父精母血是后天炁,用后天气去引诱先天炁,故后天炁浓厚者,得到的先天炁也浓厚。而后天气薄弱者,得到的先天炁亦是薄弱,因此他生出来的孩子,便是先天不足。

 

 问:先天炁既然人人都有,何以又要到外边去采取?

 答:虽然人人都有,但有厚薄多寡之不同。白不妨薄者令厚,寡则令多,贫人变作富翁,岂不更妙?况吾人有生以来,所得先天炁有限,到十几岁成人以后,则生机日少一日,渐渐由老病而至于死,皆不知修炼采取之过矣。

 

 问:欲采取生机,当用何法,有何口诀了

 答:此法非片言可尽。一方面要研究学理,多看道书,一方面要清心寡欲,实行证验。若作一简单的解说,则广成子告黄帝所言:“无劳汝形,无摇汝精,乃可以长生。我守其一,以处其和。故我修身千二百岁矣,而形未尝衰。”此数语能抵得几百部道书。苟能照之施行,亦未尝不是极好的方法,极灵的口诀,

 

 问:先天一炁,是修炼家所用的。修炼家能采得此先天一炁之后,便可以成为神仙。而普通父母交媾生人之种子,亦称为先,天,恐怕不合修炼家的原理。

 答:“先天一炁”顺则生人,逆则成仙。寻常的夫妇相交,是先天炁与后天浊精浊血和合而成,故则生出有肉体的小孩,修炼家坎离既济,是“先天一炁”与后天的真阴真阳混融而就,故结成虚灵的圣胎。论其种子,皆可以说是“先天一炁”,唯其运用方法之不同,故其成就亦不同。

 

 问:性命双修,与但修性不修命,有何不同之点?

 答:性命双修,是形神俱妙的工夫。由性灵影响到肉体,诚于中者形于外,故肉体亦能变成灵妙之物。若只修性不修命,则道力薄弱,无法对付自己的肉体,结果只好弃而不管。而心性工夫,究竟做到如何程度,自己既没有把握,别人又无法测验,容易自欺欺人。所以真实的修炼家,不愿专走心性一条路。

 

 问:性命双修,只修性不修命之说,已略闻其概矣。若只修命不修性,其成就又如何?

 答:修命不修性,是顾其外而不顾其内,就象拳术家与体育家,唯善于锻炼身体,表面似乎康强,然偏于一端,亦不能维持长久也。

 

 问:以上所言三种不同处,可否再作一显明之比喻,俾普通

 人都能了解。

 答:照理是无须再分析,但既为普利起见,只得略费言辞。

 ()性命双修:性譬如一国的圣人,命譬如全国的百姓,性命双修是用圣人的道理,渐次教化百姓,使他们都变为圣人。

 ()只修性不修命2是圣人依然圣人,百姓依然百姓,结果圣人看不起百姓,百姓不敢高攀圣人。圣人只图自了,绝尘逃 世而去,丢下许多百姓,束手待毙,同归于尽。

 ()只修命不修性;就是上不仁而偏要下好仁,上不义而偏要下好义, 自己言行不检而偏要百姓都做好人。虽然恃了一时的威力,使百姓不敢为非,但终非安全之局面也。

 圆顿子评:讲到极处,性与命原不可分。以上各条,将性伞分而为二,乃是方便说法。

 又按:原作尚有二十余条,专论儒释道三教之不同,并比较其优劣。虽亦持之有故,言之成理,然未免多生枝节,反令儒释二教信徒有所不满。况吾国今日所谓教者,岂仅儒释道三教而已?清看象天主教,耶稣教,喇嘛教,回回教等又将如何比较?吾辈只须抱定宗旨,专弘“仙学”,不谈宗教,自可扫除许多无谓之纠纷矣。故将原作中涉及儒释道三教比较优劣之文章,概行删去,免起是非之争。阅者谅之。

 

  (8-10缺,8缺少后半部分,不过以前收集的资料中有,而且多了陈樱宁先生的评论,不知是否完整)

 

  11. 炼精化气,皆用武火;炼气化神,宜行文火。武火者有候之火,文火者无候之火。无候之火,非呼非吸,乃吾定中之所生也。但既云定矣,火从何起?顾人非槁木,虽外无呼吸,而二气在定中岂无伸缩往来,如龟胎鹤息之绵绵者乎?故曰:“不须行火候,炉中自温温”者,不寒不燥,不有不无,正无候之景象也。又曰:“火须有候不须时”,盖言无候之火,更以大周为候者。然此之大周,无息可数,只以十月胎成,为神火之一周。炼神者,于无为中求火,即于无为中求候,而非炼精之火,口呼鼻吸,犹有数目之可记者也。倘欲火无危险,必使定不外驰,十月一定,自火力到而圣胎成矣。

  诀曰:“炼气化神,养以文火;息无去来,必成正果。”

 

三、修炼法要 

…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uzifur 的頭像
    luzifur

    小行者的部落格(搬家至https://soulmasterbase.com)

    luzifu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