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与律藏所述意义相仿。此主种情况必须清楚。 具备这六种条件的寻香者,在幻像中看到父母睡在一起。由于要求交合,如彼将生为男,即对母生爱,望父离去;同样,如彼将生为女,即对父生爱,望母离开。然后,当他开始去拥抱所爱者时,由于过去业因的力量,他不见所爱者身体的其他部位,只见其生殖器,那时嗔心发生了。这种贪欲和嗔心变成了死亡的原因,而中阴身就进入子宫了。 ○一个缺少功德的人听到吵闹的声音,并有一种进入沼泽、森林等的感觉;而一处从善如流的人听到和平而快乐的声音,并有一种进入美好舍宅等的感觉。 瑜伽师地论云:“彼于尔时,见其父母共行邪行,所出精血,而起颠倒。起颠倒者,谓见父母为邪行时,不谓父母行此邪行,乃起倒觉,见己自行,见自行己便起贪爱。”俱舍论云:“如是中有为至所生,先起倒心,驰趣欲境。彼由业力所起眼根,虽住远方,能见生处父母交会,而起倒心。若男缘母,起于男欲;若女缘父,起于女欲。翻此缘二,俱起嗔心。”故施设论有如是说:“时健达缚,于二心中,随一现行,谓爱或恚。彼由起此二种倒心,便谓己身与所爱合,所憎不净汇至胎时,谓是己有,便生喜慰。从兹蕴厚,中有便没,生有起已,名已结生。” 当男女[在性交中]会合一起时,由于其生殖器相互紧动之力,下消风向上转移,[在太阳业,中脉与左右二脉的]三交处的通常内热被激活了。此热融化了从七万二千脉道的内部空隙中流下的红白明点,由于这样身心感到极其愉快。经过一段强盛贪爱,出现一些浓厚的精血,此后,这些精血混合在母亲的子宫中。临死中阴身的神识进入于此中间,犹如沸腾的牛奶上形成的乳脂。 关于这是如何发生的呢?中阴身最初从下列三门之一进入----男人的口或顶门,或女人的子宫。它然后与[从男的和女的]七万二千脉中下降的精血相结合,[并在子宫中混融]。在中有状态中、使意识运动的风融化了,同时,明、增和近得的心,依次生起。这些以及中有身死亡的清净光明很快出现----不过发生的时间,比以前所讲舍去粗身时短暂一些罢了。 从如幻显现到清净光明的各种征兆依次发生,一种相似型式的清净光明的继续----在混和的精血的中央----与新生命发生了联结。再生的投入和返回过程近得的建立。是同时的。 近得之心的最初刹那是樗通常所称“生有”的基础。也是在生处与新生命最初结合之心。从此,近得的第二和以后刹那现起了;由此,增;由此,明;由明,八十种偏计心以及作为它们载体的风。 从作为明心载体的风,引发一种具有特殊能力的风,作为意识的基础。由此,一种具有特殊能力作为意识基础的火的成份被引发了;由此,一种具有这种能力的水的成份;由此,一种具有这种能力的地的成份。关于阴身进入子宫所通过的门道,龙菩提的〈成就集密修法〉讲,它是通过毗卢遮那之门----头顶----进入的。胜乐金刚续和集密金刚续讲,它是通过男子的口进入的。所以,起初中阴身是从男子的口或顶门进入的,并从他的密处[生殖器],进入母亲莲华[阴道]的。死亡中的中阴身的神识,在精血中间与新生命发生了联结。复次,由于俱舍论讲,它通过母亲子宫的门耐是入。应知进入子宫有三扇门----男子的口、他的顶门以及女性子宫之门。 这种讲法是符合于将从子宫再生的人道中阴身进往返方式的。但是,由于一般讲,一个中阴身是无所阻挡的,它不须一个空油作为进入之门。如俱舍论讲,如所周知,在裂开的铁中能找到生恶意,以及,有情生存于没有开口的极坚硬的岩石之中。 在母胎中子体的发育〈进入骀藏教难陀经〉讲:骀藏位于母亲胃部之下,以及好的大肠末端之上。起初,卵形的胎藏,在外部是被犹如煮沸的牛奶上面一层乳脂般的东西所覆盖的,但其内部是非常柔软而有粘液的。由些据点,粗大[生理]的积聚形成了,由此,直到死亡一直存在的细身和粗身,由四大万分而组成了。地----风导致执持;水`----风导致凝聚;火----风导致成熟和不腐;风----风导致发育。 当卵胎藏过了七天,一种新的风产生了,由于它所促进的成熟,胎盘内外开始变得粘液性的,犹如乳酷尚未成肉。再过七天,一种新风产生,由于它所促进的成熟,胎藏变成肉状的,但不能随压力。再过七天,由新风所促进的成熟,它硬化了,肉已变得坚硬了,可以随压力了。再经七天。由于新风促进的成熟,胎藏生起手足,意思是五个隆起部分----二股、二肩和头的样子----明显地出现了。在龙菩提的〈成就集密修法顺序次第〉中,这些叫胎内五态。 世亲的俱舍论和《进入胎世藏教难陀经》,对五态中前二者[的名称,次第更换了],而后三者保持不变。而瑜伽师地论颠倒了[本论所述的]前二者。但是,如所公认,除了定名的次第有些不同之外,实际上并无矛盾。 在第四周中,红白明点分成纯净和未净部份。从白明点出生来父亲的三种内在宝库----精液、骨髓和骨骼。从红明点出生来自母亲的三种外在宝藏----肉、皮和血。 神识最初进入精和血的位置,后来成长为心脏。于此之中,有一粒大白芥子[或小豌豆]大小的主体,它是四种要素的集合:极细风和心,以及精和血的粗华。有此存在于其中央的中脉,以及各绕中脉三周的左右二脉形成了。然后,由于上行风的力量,向上生长, 以及下消风,向下延伸,中脉和左右二脉就向上下发育成长了。 [此时身体的]上部和下部是瘦小的,而中间是膨胀的,(Bulbous可能是bulgy之误),像一条钱的样子。然后逐渐的,五个隆起,以及此后五肢、头发、指甲、毛孔等,生理感光能力,男或女的器官,通过口腔的出入息,语言的八种来源----舌、音色调节等等----和作意,它是意念对对象的触动(引起注意)----所有这些构成完整的体态。 如果所怀是个男孩他蜷缩于母亲的右侧,面向后部朝她脊骨;如是女孩,她蜷缩于母亲的左侧,面向外部朝她肚腹。 关于住胎的时间期限《进入胎藏教难陀经》曰:出胎是在三十八周之末,那将是266天。瑜伽堤地论增加了四天,说出生当在270天之后。胜乐金刚续讲,一个具识者,在第十个月中出生。这三者以九个全月[每月四周或28天]加上第十月的一部份,作为时期是一致的。[应注意]《进入胎藏教难陀经》和《瑜伽师地论》所讲天数是全日数[而不是基本些日子],所讲月数是四周时间[不是日历上的月数]。 经过35周,身体----即是聚集、成份、起源、肢体、支分、头发、指甲等----语言的根源----如舌和调间色者----以及作意,它是意念与对象的接触,全部完成了。在36周中,胎儿开始不喜欢母胎,而想要离开。在37周,它产生了对自气和不洁的识别力。最后,在38周,一种叫作“次要”的风生起了,它是由过去业力所引发。媾,胎儿的身体掉过头来,它将二户缩拢,从母胎中靠向子宫的门,而后,一种叫作“面向下方”的风,也是过去业力所使,生起了,胎儿就被迫进入阴道,以头向下而脚向上。在38周之末,它出胎了,就成了通常心目中的婴孩了。陆续,出生以后的五个阶段发生了----孩提、青年、成年、中年和老年。 气脉明点的形成 起初,心间五脉同时形成----中脉,左右二脉,以及东三绕脉[前]和南希求脉[右]。 ○心间脉轮包括中、左右脉、有八叶或辐围绕着它们----在基本方向四叶和隅间方向四叶。 此后,三种脉同时形成----遣魔脉,位于中脉之旁[而稍后],西家脉[后],与北杜脉[左]。这些是在心间最初形成的八脉[不应与习间八脉叶混淆]。 然后,[习间]基本方向的四脉,各分为二----这些就成了隅间四脉叶,心间八脉叶继续各分为三,于二十四处形成二十四脉。二十四脉各分为三,成七十二,些再各分为千,成为体内七成二千脉。 ○有五种较大的脉轮: 1、 大乐轮于头顶,有三十二脉叶。 2、 受用轮于喉间,有十六脉叶。 3、 **于心间,有八脉叶。 4、 纪化轮于脐间,有六十四脉叶。 5、 护乐轮于密处,有三十二脉叶。另三脉轮,亦常提及; 6、 风轮于眉间,有十六脉叶。 7、 火轮于颈与心之间,有三脉叶。 8、 宝珠中央之轮[龟头],有十六脉叶。 关于风的形成,在母胎中新生命结成之后第一月内,从细的持命风上,产生了粗的持命风。其时,有情的形状像一条钱。在第二月中,从持命风产生了下消风。其时,身体有五个隆起,犹如海龟。在第三月中,从下消风产生了平住风。其时,上身稍弯,犹如公猪。第四月中,从平住风生起了上行风。其时身体稍大,犹如狮子。第五月中,从上行风产生了遍行风。其时身如矮子。 ○持命风主要住于心间脉轮的中央,它具有便风运动出入于诸根官能的作用,以及维持生命的作用;其较粗者促使通过鼻孔的呼吸运动。下消风主要住于密处脉轮的中央,它具有排粪、小便、行经等作用。平住风主要住于脐间脉轮[内热所在处]的中央,它具有促进消化,分清食物的提纯与未纯部份,以及点燃内火的作用。上行风主要住于喉间脉轮的中央,它具有促使尝味,讲话等作用。遍行风主要住于各个关节,具有促进运动和停止运动等作用。 在第六月中,通过眼门运动的[副次]风----名为“运动”----以及地大产生了。 ○从第六月到第十月中,四大----地、水、火、风----以及空的成人产生了,说明它们的功能已经成熟。 在第七月中,通过耳门运动的[副次]风----名为“紧动”----水大产生了。在第八月中,通过鼻门运动的[副次]风----名为“全动”----火大产生了。在第九月中,通过舌门运动的[副次]风----名为“强动”----风大产生了。在第十月中,通过身门运动的[副次]风----名为“剧动”----空大产生了,其时体内出现空的部位。 ○五种副次风主要是持命风的部份或状态;它们起着帮助五识认识对象的作用。 虽然十几形成于胎内,鼻中[粗的]出入息,非到产后瞬间,有能发生也。 关于明点如何产生者,一个质点,它是红白成份[明点]的精华,以及极细风心的组合。它的大小如白芥子,住于心间中脉的极小空间内,是叫作“不坏明点”[意思是终身或永恒不坏]。魄明点的一部份向上进入顶间脉轮中,并留在媾,这叫作 字。它直接简接地增强身体其他部位的白色成份。从心间的红色明点,一部份向下进入脐间脉轮,并留在那时,这叫作“杜母”,它直接简接地增强身体其他部位的红色成份。 虽然每种明点的一部份住于每一脉轮,在头顶的一个是增强白色成份的主要根源。心间脉轮是均衡增长红白成份的主要根源。 复次,每当需要白的和红的成份时,它们就会被产生出来,因迷,他闪就不像倒入瓶中的水[瓶总有一定的容量,总会被耗尽的]。 这个时期,从情孕开始与新生命相结合,直到并包括得到一个粗身,叫作“基本的化身”。[因为是通过修行可以转成化身的基础]。 结论 [如将于下一章内解释的]这些受生的论述----从中阴身在母胎中与新生命相结合起,直到并包括其出生----与生起次第中把生有作为化身修法相似。也与圆成次第中,不净和清净纪化身,转成一个粗的化身所执持的,能被常眼所见的老色身相似,这就是他们所净的基础。 特点 这种中阴身体即中有身)有五种特点: 1、 它具有全部感官功能。 2、 由于经是自行化生的,其全部肢体躯干都是同时形成的。 3、 由于它是一种细身,甚至能不被金刚所坏。 4、 除了投生之处,犹如母胎,它不被山岭篱笆等所障。 5、 通过业缘的力量,它能刹那到达要到的地方,甚至佛也不能阻止。 变化型 世亲的俱舍论曰:一旦一个特殊的有怀的中有身形成了,他就不再变为其他一道的有情[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和地狱六道之一]。(俱舍论原文:“应往彼趣中有生已,一切种力皆不能转。谓不可令人中有没,余中有起,余类亦然。为往彼趣中有已起,但应往彼,定不往余。”0但是:无著的阿毗达磨集论讲:一旦一种特殊有怀的中阴身形成了,它也不一定必须投生于该道,也有转入另一道的情况。(阿毗达磨集论原文:“又此中有。。。或时移转。”杂集论云:“或时移转者,谓于此位,往余生处强缘现前。如得第四静虑起阿罗汉增上慢比丘,彼地中有生时,由谤解脱邪见故,转生地狱中有。”五恩洋疏曰:“此中得第四静虑起阿罗汉增上慢比丘者,谓有比丘得第四静虑,便执已得阿罗汉果,后时死殁,以前不动业当生四禅天故,彼地中有生,由彼生前自谓已得阿罗汉果,已说生死,不受后有,已得解脱,今见中有现前,生死不心,不咎己非阿罗汉,反谤无解脱,由斯邪见,转生地狱中有,堕地狱中。”)然而,在上下对法藏的系统中,在中有身状态中,证入阿罗汉果者,亦有其人。因此,不能肯定基本人必须从中阴转入再生。 同义词 世亲俱舍颂说:“意成”及“求生”,“食香”、“中有”、“起”。些五皆是同义词也。(俱舍论曰:“由佛世尊,以五种名,说中有故。一者意成,从意生故。二者求生,常培寻察当生处故。三者食香,身资香食,往生处故。四者中有,二趣中间,氖蕴故。五者名起,对向当生,暂时起故。”) 在生存的期限 [中有状态]最长是七天。但是,由于在再生条件具足时,存在着在中有状态形成之后立即转生到下一辈子去的情况,所以期限没有一定。如果在七天之内,转世的条件沿未具备,在七天的末尾会发生一次小的死亡,其时,[另外]一个中有状态形成了。无著的瑜伽师地论本地分说:“如是展转未得生缘,乃至七七日住,自此已后,决得生缘。” 中有状态的死亡,关于七末小死的情况,中有状态的风身,从顶门和底部收集到心间,犹如镜面上所吹的气息从四周收摄拢来。中有状态的八十种偏计心,以及作为它们载体的风,都融化了。由此又一个中有身死亡的四兆和四空很快升起,死亡的清净光明也再现了。而后,作为清净光明载体的风担当着主要的原因,与以前,中有有情的风身形成了,与之同时,返回过程中近得之心也成就了。只要存在着中阴身的生命支柱,不论发生多少次小的死亡,它们都中有状态之中《而不是死亡状态》。 见到以前的身体 无著的瑜伽师地论讲:甚至当中阴身看到他的前生身体时,由于已经切断了与该体的任何联系,它不认为“此乃我身”,也不生起再次投入的希望。(瑜伽师地论原文:“彼于尔时,先我爱不复现行,识已往故。”披寻记曰:“彼诸众生中有生时,先所依身故,先我爱类不复现行,中有趣生往当生处,名识已往。”) 七天:有些解释者作如是说:中阴身的七天寿量,是指六道中某一道众生的七天,《有些众生的一天,与人间一天相比是十分漫长的》。但这是不正确的,因为一个中阴身[它将再生]为一个地狱有情,或为一个色界天人,如果必须经过那类有情的七天,就会得出极其荒谬的结果,要承认住于中有状态多百亿年,而转生因缘还未成熟的情况。 死后离开躯体的方式 转世地狱者,从于肛门出;饿鬼从口出;畜生尿道出;人从眼睛出;夜叉从鼻出;化乐天或非人,从于耳根出;转世于色界,双眉中心出;转生无色界,从于顶门出。这此见于三补泰续第八章及其他。 (关于死后离体之方式者,汉传有偈云:“顶圣眼生天,人心饿鬼腹,畜生膝盖离,地狱脚板出。”诸经要集郑十九曰,“临命终时,捡身冷热,验其善恶,具知来报。故瑜伽论云此有情者,非色非心,假为命者,大小已上,暖气后尽,即生人中。若至头面,热气后尽,即生天道。若造恶者,与此相违。从上至腰热后心者,生于鬼趣。从腰至膝,热气尽者,生于畜生。从膝已下乃至脚尽,生地狱中。无学之人入涅磐者,或在主暖,或在顶也。) 反对者:这与无著瑜伽师地论及其他,当躯体被弃舍时,神识从心间离开的解释相矛盾! 回答者:这并无矛盾。当神识在身体内部分离时,最初确实是从心间出发的,当它离开躯体时,它是从这些不同的门道出去的。 问:世亲菩萨讲:“渐死足脐心,最后意识灭,下人天不生。”及其解释“于命终位,何身分中,识最后灭?顿命终者,意识身根, 然总来。若渐死者,往下人天,于足脐心,如次识灭。谓堕恶趣,说名往下,彼识最后于足处灭,若往人趣,识灭于脐;若往生天,识灭心处;诸阿罗汉,说名不生,彼最后心,亦心处灭。”是何意义? 答:如释论所讲,意识在那些地方停止,这些转移仅仅说明意识停止的不同方式,而意识在何处停止,是由于使身体的何处. |
(完) |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