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這篇講解與中陰成就法有關係,由於是講解自宗喀巴祖師著作,因此也有許多密宗術語。
傳佛教中的生死與中陰
《傳佛教中的生死與中陰》
前言
摘生慈悲深廣大師1972年對宗喀巴大師“菩提道次第略論”的講解
由於貪嗔癡煩惱,造作了染汙的業行,它就以習慣勢力的形式,在心中建立了潛在功能。具有這種習慣勢力的人,在死亡後帶著由這些染汙因素所置定的精神和物質,再次在輪回中受生。
有些人,在過去世為生所積集的業因動力全部耗盡之時,結束了此生。其他一些人,並未活到他們規定的壽命,由於維持生活的條件不足,如缺乏必需品,而死亡了。這叫作非時之死,或福盡而死,由於建立此生的業因動力依然存在,但因前生福德不夠,使今生缺乏順緣環境。
一個人可以帶著善的、不善的或中性的心態而死。在第一種情況下,臨終的人可以專心憶念一種善的對象 猶如三寶(佛陀、他的教導和修行的僧 )或他自己的上師 由此產生一種信念;或者他或她可以培養泰然自若無限鎮寧的心境,對任何有情都不起貪心和嗔恚;或者發慈悲心。這既可由他自己主動要這樣作,也可由他人勸勉而作。如果臨終之時能養成這種心態,他就帶著善心而死,由於這樣,他的轉世是上升的。這樣的死法是好的。
但有時候會發生這樣的情況:雖然不是有意的要去引起嗔怒,其他人由於神經衰弱,會觸犯臨終的人,弄得他或她發火。也有時候,親戚朋友圍在床邊,悲痛得引起明顯的。不論是或嗔怒,人如果帶著他平時所習慣的罪惡心態去死,那是十分危險的。
有的人死於中性的心態,既不思念崇高的形象,也不發生貪愛或嗔忿。
這三種心態,善的、不善的和中性的,現起於死亡時刻的意識以前。根據經教體系,這種最後的微細意識必須是中性的。因為不象無上瑜伽續,經典只講對待粗心,不講如何轉變微細心為善心的方法。但合格的密乘行者(修行密續者)就能轉變臨死的微細心為趨向于修行的心識。能這樣做,他的修行是很深入的了。
任何情況下,臨終之前的心態是十分重要的。因為,即使一位修行較好的人,如果在那時被擾亂了,就將產生明顯的嗔恨。這是由於我們每一個人都有前生不善業行所養成的習慣勢力,它們在遇到不利環境時,是極易被激發的。就是這些習慣勢力提供了墮落為畜生等的動因。同樣,我們也有前生善業所養成的習慣勢力,它們在遇到有利環境時,會提供往生天人等善道的動因。
早就蘊藏在我們意識中的這些功能,受到繫念和執著的滋養,以導致一種好的或環的轉世。因此,如果一種由惡業所養成的習慣勢力被激活了,就將墮入畜生、餓鬼或地獄。
同樣,如果一個常作罪行的人,臨終卻有向善的心態,他或她可能轉世於一個較好的處境。所以對臨終人及其眷屬二者來說,避免產生或嗔怒,相反的,引發善良的心態,是十分重要的。我們應該知道這一點。
臨終充滿善心的人,會有國種從黑暗進入光明的感覺,遠離焦急,看到愉快的情境。有重病人的許多實例,他們在接近死亡時,儘管病情嚴重,卻說他們的處境極其安樂。另有些人,一些小病,墮入甚大恐怖,呼吸緊張。他們沉於不善的思想,會有一種從光明趨向黑暗的感覺,並看到不愉快的形象。
有些人因病熱量減少,希求溫暖,這就增強了轉世於火燒地獄的習慣勢力,他們就再生於極熱的地方。另一些人,渴望一種冷的感受,猶如渴求飲些冷水,這就增強了轉世於寒冰地獄的習慣勢力,並與這樣的再生發生了聯繫。因此在臨終時以免欲念,引導思想于有益的境像,是非常重要的。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所熟悉的、嗔怒、嫉忌等思想,只要稍遇小事,就會大鬧情緒 ;但是對我們的不熟悉的,譬如訴諸理智,就要化相當的力氣,讓他們表現自己。同樣,在臨終時刻,長期熟悉的心態,往往搶先冒頭,並指導著轉世。由於相同的理由,因為人人都害怕他自己將要毀滅,就對自我產生了強烈的執著,這種執著就成了過渡於死生之間的中有態的聯絡環節,對身體的貪著,依次,就成了建立中有身體的原因。
對於肆意為惡的人,身體的熱量先從身之上部退失,而後從其他部位;而對於專志為善的人,熱量先從雙腳退失。在二種情況下,熱量最後集中於心間,意識就從此處離開。在生命初始,意識最初進入母胎中那些精血和合的物質質點,形成了心臟的中心;而在死亡時,意識最後就是從這原來進入的離開的。
由此,中有境界立即現前 除非是轉世於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或三界之巔的無色界者,對於他們,必須經過中有狀態。在此狀態中,有情具有轉世于何道的眾生的開頭。中有身全具五根,也有天眼,無能阻擋;並能迅速到達要去的地方。他們能見到與他們的中有 地獄、餓鬼、畜生、人、修羅和天 也能被具天眼者所見。
如果適合於某人習慣勢力的轉生處沿未找到,七天之後,經過一次小的死亡,他將轉生於另一種中有狀態。這最多能發生六次,所以在中有狀態中的最長時期是四十九天。這就意味著,有些死了 一年之後,還訴說尚未找到轉生處者,已經不在中有狀態中,而是轉生為鬼了。
在將轉世為人時,他看到自己未來的父母,似乎睡在一。如將轉生為男,這種情境將促使他對母生愛,以及對父生嗔;或將轉生為女,情況恰恰相反。由於貪愛,他沖到那裏要參加淫欲,但到達之後,他只看到所愛對象的性器官。這就使他發火,由此結束了中有狀態,並與新的五筆型發生了聯繫。他已經進入了母胎,開始了人的一生。當父精母血與這個新生命或意識 相結合之後,它們就自然的逐漸地發育成長為一個人的支分。
一個人總是感情上強烈地被他未來的生處所吸引,甚至這將是一個地獄。例如,一個屠夫可能看到遠處的羊群,猶如在夢中,當他沖過去要殺它們時,景象就消失了,這使他發怒,由此中有結束,而他在地獄的新生就開始了。也有,如前已說,將生於熱地獄的,被熱所吸引將入于冷地獄的,被冷所吸引。將生於惡趣的中有,其本身就非常驚恐;最後,他沖到投生處,而當他的欲望未被滿足時,他發火了,由此,中有境界結束,新的一生開始。
所以,與國個生命發生的聯繫,是受到貪愛、嗔恚和愚癡的影響的。除非這些煩惱都被克服,眾生如被鐵索所縛,是毫無自由的。確實,轉世有好的和壞的,但是,如果仍在束縛之中,他必須忍受在染汙的業行和煩惱影響下各種心理和物理積聚的重擔,這不是一次了事,而是再再重複,無有己時。
要克服生老病死的痛苦,必須克服貪欲、嗔恚和迷惑。它們的根子,還歸於無明 一種人和其他現象自性不空的觀點。外在的醫藥可緩解表面的痛苦,但不能解決中心的問題。內在的修習 猶如訴諸解除貪愛和嗔恚的特殊方法 則更有幫助,但效果短暫。無論如何,一個人若能斷除無明 它們的根子 那麼所有這一切都自動止息了。
如果無明斷除了,那麼依之而起的染汙業行必將停止。進之,斷了無明,能增強過去業行所成習慣勢力的繫念和執著不再發生作用,無法控制的輪回轉世不此宣告結束!
序言
佛教的密續,分為四部—事部、行部、瑜伽部和無上瑜伽部,相當於瑜伽能力的四種水平。其最高形式、無上瑜伽部的目標,在於了生脫死,並超脫二者之間的中有狀態,也在於把這些都轉入佛地。這是通過一系列的瑜伽修法而達成的,這些瑜伽修法是以死有、中有與生有的過程為模型的,直到瑜伽師獲得了對這些過程的控制,他就不再受生死了。
因為這些瑜伽修法是基於對死有的模擬,所以瑜伽師必須知道人是如何死亡的—死亡的程序以及它們背後的生理原由。密續對這些的描述,是基於一種風、或能流的複雜理論,這些風是作為不同層次意識的基礎。隨著作為意識基礎的這些“風”的能力這逐步瓦解,死亡的事件內在的和外在的—發生了。由此,無上瑜伽續的行者對死亡的研究,就是對這些“風”和依之而存的意識的研究。
“風”者可在描述氣脈明點三種基質的佛教醫學原理中找到。在平衡時,這三者發揮身心健康的作用;在不平衡時,它們會引起疾病,故被稱為三錯。風是三者之中最重要的,因為它能指導其他二者。它被定義為“輕(重量方面)和運動”,以及它能完成吞咽、講話、排尿、排糞和四肢屈伸等動作。因之,“風的”意義的變動範圍,可以從所呼吸的空氣到較微細的各種風或能流,它們促成身體的活動,並作為意識的載體或基礎。
在密教的醫學原理中,風有五種形式。
1、 持命風 位於心間,而在其粗顯形式中,它促成呼吸、打嗝、吐痰等動作。
2、 上行風 位於胸的中部,作用通於喉朧及口,它主要引起語及食物和唾液的吞咽,但也在關節處工作。
3、 遍行風 位於頂門,導致柔和的動作,四肢的屈伸、以及咀和眼瞼的開閉。
4、 平住風 位於胃的第三層,它在內臟器官—肺、心、肝、膽囊等等到處活動,也通過脈道及於四肢。它引起養料的消化,分出提純與未提純部分等。
5、 下消風 位於下腹,運行于子宮或儲精囊,尿囊、大腿等處,它啟閉大小便和月經。
通過無上瑜伽續的修習,一位瑜伽師設法使這些粗風和細風融入於心間的極細持命風。這種瑜伽反映了死亡時所發生的相似過程,並包括對體內脈和脈輪的專心禪觀。
這種脈有72000支,三支主要的,從前額到頭頂,沿脊椎而下,進入密處。沿著這三支主脈的脈道中心稱為脈輪(帶著不同數目的輪輻或葉瓣),它們位於前額、頂門、喉間、心間、太陽 、尾閭和密處。在這些脈輪處,左脈和曆脈環繞著中脈,壓縮它,並減少或阻礙著風的流通。
在死亡時,作為意識基礎的諸風,融入於左右脈內的諸風中,它們依次融入於中脈內的風中,於是,壓縮放鬆了,這是由於外脈匯了氣,就放鬆了中脈,並使風能在其中運動。這就感召了細心的出現。細心的出現是常人所害怕的,因為他們感到他們正在被消滅中。但無上瑜伽續的行者,卻把這些同樣的境界運用于修行的道路上。
在各處脈輪中,存在著白的和紅的明點,為身心健康之所依賴—白的密集於頂門,紅的於太陽 。 些明點的根源是在心間的一個白的和紅的明點,其大小相當於大的芥子或小的豌豆,上部白色,底部紅色。它被稱為不可壞明點,因它國直活到臨終。極細的持命風就住在此中,而于死時,所有的風最後融入於此中,於是,死時的清淨光明就顯發了。
死亡的生理學圍繞著氣、脈、明點中的變化而放置。從心理上講,由於這樣的事實:粗細變化的意識依賴於風,猶如騎手騎在馬上樣,它們的融化,或喪失作為意識之基礎的能力,引起了意識經驗中的劇烈變化。
死亡開始於與地水火風相結合的風的依次融入。“地”相當於體內的堅硬部份,如骨骼,與地相結合的風之融入,意思是:該風已不再能作為意識的一種載體或基礎了。其融入的結果是:與“水”—體內的液體部份相結合的風,作為意識的一種載體的能量變得更為顯著了。在一種四大中這種能量的停止,以及在另一種四大中這種能量的較大顯現,就叫作“融入”。因之,這就不是一堆泥土溶入于水的情況(風第30面)。
在地大融化的同時,四種其他因素也融化了(風表1),伴隨著外徵兆(他人一般能見)和內徵兆(死者內在自覺)。對其他三大而言,伴隨首內外徵兆的同樣過程,依次重複(見表2-4)。
表1 同時融入的第一週期
融入因素 外徵兆 內徵兆
地大 身體非常消瘦,四肢鬆弛。感到身體沉於地下。
色蘊 四肢更細,身體衰弱無力。
基本大賀鏡智(常人 視線模糊,變暗 幻景顯現能同時清楚地看到許多情況)
眼識 眼睛難於開閉。
顏色和形像 身光消失,精力耗盡。
表2 同時融入的第二週期
融入因素 外徵兆 內徵兆
水大 唾液、汗水、小便、血液和精液嚴重乾燥
受蘊(樂受、苦受、舍受) 身識不再感到與五識相應的三種覺受
基本平等性智(常人意識 不再注意到與意識相應的 煙霧顯現注意到苦樂舍受是感受) 各種感受
耳識 不再聽到內外音聲
聲音 耳內烏爾聲,不再發生
表3 同時融入的第三週期
融入因素 外徵兆 內徵兆
火大 不能消化飲食
想蘊 不再注意近親事務 螢火蟲或煙中
基本妙觀察智(常人意識 不再記得近親姓名 閃火顯現注意到近親的姓名要求等等)
鼻識 吸入微弱、呼了強烈而
持久不能嗅香
表4同時融入的第四週期
融入因素 外徵兆 內徵兆
風大 十風趨心,呼吸停止
行蘊 身體不能彈動
基本成所作智(常人意 不再注意外界世事要求等 顯現發出爆聲識注意到人的活動要求等)
即將熄滅的酥舌識 舌厚且短,舌根呈藍色 油燈
身識和所觸對象 不辨光滑或粗糙
表5 融入的第五到第八週期
融入因素 顯現的原因 內徵兆
第五週期八十種偏計心 心臟以上左右脈 中之諸風,從頂門進入中脈 起初,點燃的酥油燈;而後,清徹太空、充滿白
留言列表